fosa小評:
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的文章
其實不算新聞,但這篇點出了一些東西

以前在還沒有網路的時候,要報復需要時間計畫
等計畫好了,也恢復理智了
但網路時代,要報復,只要在衝動下
花個五分鐘,打篇文章,再按下送出,就完成了
就算之後想反悔也來不及,尤其如果已被google掃到
那記錄是一輩子的

不過就算知道這些,也不太能做什麼預防
只能說平常做人好一點
且避免在網路上放個人資訊
如果真的被咬到的人,看能不能與對方談談,把傷害減少
不然也只能自認倒楣了

----
想象一下,你認識的每一個人──家人、朋友、同事和熟人──都收到了一封匿名郵件,發件人用強烈的言辭對你大肆抨擊。你會是什麼感覺?

樂妮‧霍爾德(Renee Holder)的體會就是:徹底崩潰。現年34歲的樂妮在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從事客服代表工作。幾年前,樂妮有幾十位MySpace好友都收到了一封匿名郵件,指責她是一個破壞他人家庭的盪婦。

樂妮說發件者是她新男友的前任女友。此後她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努力為自己澄清,聯繫她認為可能會收到郵件的每一個人,向他們解釋,自己是在男友跟前女友分手幾個月之後才開始跟他約會的。

可是傷害已經造成了。樂妮的家人給她打電話,質疑她的品行,同事們在她背後嘀嘀咕咕,有幾個朋友甚至跟她斷交。

樂妮最後還是跟男友結為連理,她說,那個女人輕而易舉就給我造成了傷害,她向全世界散佈那個謠言只花了短短幾分鐘,而我為了修復這些傷害所付出的時間比這多得太多了。

縱觀人類歷史,對敵人實施報復──而不僅僅是在心裡想想──對於多數人來說都是相當麻煩的。報復的形式有決鬥、下毒之類,至少也得是巧妙的謠言,這些謠言需要精妙的構思,還得有耐心去傳播。通常的情況是,當整個復仇計劃成形了之後,復仇者便已冷靜了下來,恢復了理智。

可是現在情形就不一樣了。借助電腦網絡,報復──我們稱之為“網絡報復”吧──比以前容易操作,手段也可以更為下流,而且變得非常普遍。借助網絡,我們可以瞬時之間把謠言傳播出去,而且可以是匿名的。只需要費一點點的力:你可以坐在沙發上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去毀掉某個人的生活,而此舉給對方所帶來的痛苦則可能是無窮盡的。


費城一家大學的編輯傑奎琳‧埃施巴赫(Jacquelyn Eschbach)說,想要讓別人當眾受辱,網絡是最合適不過的媒介。

對此她當然是深有體會。去年3月,她發現丈夫有了外遇之後,就登錄了他的Facebook賬號,刪除了所有的隱私設置──這樣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他的頁面──並將狀態更新為:“搬回去跟媽媽同住,因為跟同事搞外遇被老婆逮了。

她丈夫的朋友們馬上就發來消息詢問,傑奎琳以丈夫的口吻一一作答,告訴他們那個女人是誰,說這段外遇已經維持了整整四年,他們在午餐時間約會,有時候在那個女人家裡,有時候在車上,還詢問誰有房間可以出租。最後,她還著意對丈夫的身體素質貶低了一番,說“我很奇怪傑姬居然跟我在一起這麼長時間。”

現年39歲的傑奎琳說,我想讓每個人都知道,他是個怎樣的混蛋,這個方法是最簡便的,不需要面對面地挨個跟人去說。她做出這個舉動之後不到一個小時,她丈夫的Facebook頁面上就有了55條來自親人和朋友們的評論。有人問他狀態更新的描述是否屬實,其他一些人,包括他的姊妹們,則憤怒地斥責他和那個女人。

她丈夫發現此事之後,馬上修改了Facebook登錄密碼。不過他表示理解妻子的報復行為。(他還請求妻子原諒自己。)如今夫婦倆正努力重修舊好。傑奎琳說她對自己這種網絡報復行為並不覺得後悔,不過有時候遇見熟人的時候會覺得窘,擔心對方是否知道丈夫的風流韻事。

傑奎琳的丈夫要求不要公開他的名字,他說,我現在對她的所作所為釋然了。她借此得到了發泄,這總要強過她去扎輪胎或者去做其他會惹來法律糾紛的事情。

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這樣的事情:有人把前任情侶的裸照發到網上﹔有人在網上發佈對某家餐廳或某本書的非常不好的評論,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這家餐廳或這本書,而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餐廳老板和書作者﹔還有人把某個熟人的信息加入電郵廣告名錄中。(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如果你的收件箱里突然之間充斥著男士性功能增強產品的廣告,肯定是有人故意整你。)

為什麼總有那麼些人沒法足夠成熟理智起來,抵制住網絡報復的誘惑呢──即便這樣的報復看似簡單,(報復者以為)無跡可尋?

很簡單:在網絡上,每一個個體都成了群伙的一分子。

馬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 Aggression Reduction Center中心主任、馬薩諸塞州布里奇沃特州立學院(Bridgewater State College)心理學教授伊麗莎白‧英格蘭德(Elizabeth Englander)說,我們發現,人在身處群伙之中時會做一些在其他時候絕不會做的為社會所不容的事情。他們覺得別人查不到自己,所以就置責任義務於不顧。

對這一現象心理學界已經有了一個專門的術語:“網絡鬆綁效應”(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心理學家將此類行為分為兩類:“良性鬆綁”(在線下不會在大庭廣眾面前跟很多人說的一些事情,在網上卻可以說出來)和“惡性鬆綁”(言語粗俗、表達憤怒、指責他人或散佈仇恨)。

網絡報復的便利性會帶來諸多弊端。35歲的梅麗莎‧佈雷弗曼(Melissa Braverman)在紐約從事旅遊公關工作,她很樂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

去年夏天,梅麗莎從前男友那裡得知對方即將結婚,梅麗莎隨後便在博客上對前男友嘲笑了一番,因為他居然還發來婚禮網站的鏈接。她寫道,按社交禮儀,沒邀請人家卻又把活動詳情發給人家,實在是很沒風度。

當天她的昔日戀人就怒不可遏地發來了一封電郵。他寫道,如果你的目的是在娛樂博客讀者的同時傷害我羞辱我,那麼,你得逞了。梅麗莎說自己感覺非常內疚,此後她跟前男友形同陌路。她說,這件事情給了我一個實實在在的教訓,以後在博客上發牢騷之前一定要三思。別忘了,這樣做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Elizabeth Bernstein

網絡報復貽患無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